醉西部,最美国:从童话世界到66号公路
离开了北美防空司令部所在的夏沿山,也就等于是离开了科罗拉多州。我们的车驶上了开往新墨西哥州的洲际公路,目的地是对于中国车迷耳熟能详的名字圣达菲(Santa Fe)。这是新墨西哥州的首府,据曾经去过一次的Mr.L说,那里所有的建筑风格都是统一的18世纪西班牙乡村风格,低矮、可爱,就像是动画片里的世界。我幻想着他所形容的画面的同时丝毫没有怠慢西玛的3.5升V6发动机,在这样一个空气宜人的环境中,它欢快的发出迷人的声音,就好像是前面画面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似的。
当然,任何一个自驾旅行者都明白,领略沿途风土人情最好的路线是那些能够带你穿过小镇,跨过溪流的乡间公路。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来选择更美,更有故事的路线。Mr.L是典型的星巴克爱好者,甚至痴迷的程度已经有点令人发指——你能想象每到一个城镇都要寻找附近的星巴克而仅仅是为了买一个纪念杯吗?其实,我也没好到哪去,冰箱贴是我的最爱,它可以是一种回忆的寄托,有时候又有点像银行账户里的数字——你总想着越多越好。所以,家里的冰箱表面几乎已经是寸土寸金了。
我们的行车路线是先向西,再向南。看过《醉西部 最美国》上一篇的读者应该还记得,我们站在派克峰4300米顶峰的时候向西眺望那一片片的雪山。眼下,距离它们已经越来越近了。角度的变化让我想起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现在的茫茫雪山其实并不像百公里外看起来那样的冷漠、荒凉。相反,在它们的脚下,村镇、道路、河水以及那些友善的人们所组成的世界只有和谐与安详。
没有人会注意我们的出现,因为西玛在美国很受欢迎,各个年代的,各个款式的,经常能够看到。它们有的青春焕发,有的老而弥坚。但一直传承下来的,是对乘坐舒适的要求,以及动力系统静怡的不妥协。事后我才发现,这对于几千公里的长途自驾是多么的重要。
眼下,我几乎完全被这样的生活所吸引了,没有太多的压力,人人平等,远离大城市的快速节奏,物质生活并不太丰富,但也应有尽有。周末的时候约上三两好友要么在小镇的咖啡馆闲叙,要么外出钓鱼、打猎……当我还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无法自拔时,Mr.L及时的把我拉回到了现实世界——他说这里距离最近的大城市也要有300公里,你能想象有钱没处花的痛苦么而事实上,我当时心里想的是,老子本身就没钱,在哪生活又有什么区别的呢?
好像心情突然变的有些糟糕,不过幸好,雪山就在眼前。我们穿过安静的村镇,开始了宛如童话世界之旅一样的路程,道路两侧偶尔会露出一颗开满鲜花的枝头,有时候还会看见小心动物的牌子。行车十几分钟也见不到一辆会车,仿佛整个世界静止了一样。唯一和我们一起向前运动的只有雪山融化后形成的冰冷的河水,上面还飘落了几朵花草。我想,也许我们的目的地最终都是太平洋,只不过我是横跨,它是融入而已。
在山路中伴随着河水一起向前,这能证明我们一直正处在山谷中,道路蜿蜒曲折,起伏不大。西玛在这里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底盘功力。它的悬挂并不神经质,从根本上来说,西玛仍然是一款乘坐舒适的中级车。只是它的调校考虑到了能否提供给驾驶者更多的信心,车身没有明显的晃动,在一些连续弯道中,它的车身刚性也很不错。转向的回馈有些轻,好处是你的驾驶不会很累,因为没有人真的打算将它开到响胎的地步。
离开夏沿山已经3个小时了,我有些累,正好在一个加油站,换Mr.L来开。他是一个激进型车手,我现在还对在派克峰上晕车的遭遇心有余悸。眼下只能不顾欣赏两侧的风景,闭眼强迫自己睡去——很多去过美国的朋友都应该清楚,由于距离的原因,这里并不比欧洲,时差真的很难顺利调整过来。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迷迷糊糊的醒了。眼前的景象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蜿蜒崎岖的山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直延伸到天际线的漫长的公路,甚至,我在GPS地图上都需要不断缩小比例尺才能看到这条直线的尽头。这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在青海,从格尔木到敦煌的公路。也是异常的笔直。不一样的是,这里没有那么的荒凉、浩瀚。道路左侧不远处就是刚刚经过的那一片片绵延的雪山,偶尔会有一些类似鹰一样的飞禽在上空盘旋,只是离的太远,我并没有看清是不是著名的白头鹰。
这条路的限速是55英里/小时,基本上就是等于90公里/小时。但大家的车速基本上都保持在70英里/小时以上。在美国,是没有摄像头来拍超速的,只是你需要小心路旁的警察,通常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并不过分的超速行为而和你大动肝火的。当然,一旦速度过快,甚至影响了整体的秩序,他们就一定会鸣响警笛,开启警灯,对你穷追不舍的,调动直升机来进行支援也是常有的事。
还有一点,似乎新墨西哥州的民风会更加彪悍一点,这体现在行车秩序上。同样是单向4车道,在科罗拉多州,大家都会沿着自己的车道行驶,除非入口、出口,否则几乎不会并线。但在这里,你能感觉自己就像是置身于一些飙车族中间开车一样,左突右冲的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些人跨着两条车道连续并线。当然,这些多余在中国开车很多年的我们来说并不感到陌生。更何况西玛的动力和操控在这时也一点都不吃亏。我们一直想能够尽快到达圣达菲,现在大家都开这么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守着限速优哉游哉呢。
距离目的地还有10英里,我就已经能意识到自己仿佛正在进行失控穿梭一样,道路两旁的建筑物风格是前所未见的。远远望去,它们似乎全都是由新墨西哥州沙漠的黄土筑成,这种泛黄的建筑有点像新疆维吾尔族的风格,不同的是,它更呆萌,更可爱,就好像里面住着的都是小黄人一样。
进入到圣达菲的城市核心区后发现,自己好像真的自动成为了电影《楚门的世界》一样,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像是动画片里的道具,而自己、Mr.L以及银白色的日产西玛的角色自动变成了其中的演员。
有些道路非常狭窄,限速只有5英里/小时。大多数小路口都没有红绿灯,每一辆经过路口的车都像是被预先设定好了程序一样,本着先到先走,或者让右,或者交替通行的原则,非常有默契,效率很高,而且不会出现岔死的情况。
我们入住了一家颇具当地特色的酒店。停车的时候摸了摸钱包,发现最小面额的美金也是10元,硬币倒是有,但它不适合用来给小费。还是Mr.L有在美国生活的经验,他似乎有一个专门用来放零钱的夹子,然后从里面掏出了2美金,给了看起来已经岁数很大代客泊车的服务员。当然,他是一个白种人。
圣达菲其实是印第安人的天下,这里有很多看起来似乎并不好惹的印第安人,他们脸上布满沟壑,露出坚毅而凶悍的目光。但实际上,当你去接触之后才发现,他们的那种单纯和友善其实才是最真实的内在表现。就像是那些在西藏磕长头的信仰者,不了解的人除了好奇和崇敬之外一定会有一层敬而远之的心里,那是因为你并没看到那清澈见底的双眸,这是从孩童时代起就远离欲望与心机才能得以保留的。
圣达菲几乎没有高层建筑,我们甚至找了一圈都不知道市政大厦在哪里。游客最多的是中心广场,四周全是售卖印第安饰品的小店,我们当然也不能免俗,停好车,开始了购物之旅。和美国其它城市不同的是,这里几乎很难见到华人,甚至东方面孔都寥寥无几。但有意思的是,这里竟然还开了一家中餐馆,通过手机APP软件,我们找到了这家店,店主是以为天津籍女士,老乡见老乡,相谈甚欢。
第二天清早,我们离开了这里,继续行驶在新墨西哥州荒芜的公路上,两边的景色一整天都没怎么变,仙人掌、平头山、以及那些被低矮植被覆盖着的沙漠戈壁。道路两旁不时会有通过太平洋铁路运输的火车与我们并行,它们的目的地也许也是洛杉矶,然后通过海运出口国外。它们非常非常的长,据说有的能有接近200节车厢,由三个火车头牵引。速度尽管不快,但步伐却很坚毅。另外,当它完全融入到周围的景色当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在这里,随时随地都是美国西部片里的场景。
我们的目的地是66号公路小镇。自从洲际公路开通之后,66公里就已经被荒废了,换句话说,它现在只是一个传说和一个景点而已。还记得《汽车总动员》里的水箱温泉镇吗?它不是也因为周围道路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没落了吗?事实上,在美国西部,有很多这样的小镇都面临相同的问题。我们到达小镇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这里刮起了大风,随之而来的是几乎让你睁不开眼的沙尘。这场景对于在北京生活十几年以上的人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我和Mr.L互相调侃的说道:相比雾霾,其实还是沙尘暴更好一些吧。
有点悲凉,因为这座小镇的大街上几乎见不到人影,也许有些待在家里躲避沙尘,有些则已经搬迁到相对大一点的城市居住了。不过,我还是想象出曾经的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在小镇中心的路口地面上,有一个大大的66号公路的LOGO。旁边两三家经营纪念品的商店还在营业中,我们选择了其中一家。不得不感叹美国人在这方面的想象力,围绕着唯一的一个主题,能够让接近200平米的商店显得琳琅满目。很显然,我直奔冰箱贴而去,只是8美金一个,一点都不便宜,店家也知道,这里绝对是不会有回头客的。
最近几年,中国似乎兴起了一阵66公路旅游的热潮。事实上,如果你来到这里,除了买走一些纪念品、身上被美国西部的阳光晒黑,衣服上带有一些这里的沙土外,最多的是能够看到最真实的美国。这里没有纽约的高楼大厦,没有芝加哥大街上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们,甚至也有没有旧金山那些浪漫的故事。这里很平凡,也简单,也很自然。也许,在我心里,这里才是真正的美国。也只有在这里,你才能感觉到美国的强大。因为,没有明显的地域上的贫富差距,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同样友善。
当我们最终在洛杉矶将西玛还回到工作人员手中的时候,我不忘回过头看了一眼里程表。2000公里下来,从中部到西部。不仅重新认识了真正的美国,也让我们找到了久违了的心旷神怡。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了一点:也许日产已经下定决心带给中国消费者在驾驶感受上同样心旷神怡的感觉了。我想,我应该为这个决定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