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怕上帝,你要担心梅毒

2016-07-06 15:56    春晚直播-汽车网

马尔克斯在《活着为了记述》里写道:哥伦比亚一个叫波哥大的城市,有轨电车,公共厕所里到处刷着一句凄惨的告示:你若不怕上帝,你要担心梅毒。在没有信仰、不受自律的人看来,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纵欲,除了梅毒。梅毒这个名词在本文的隐喻则是在自律到法律的空隙间对丑恶暴行的惩罚,制造属于施暴者的恐惧。

——题记

作者:姚瑶(富书部专栏作者),本文原创独家首发,转载请后台回复授权

01

2000多年前,《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说的是春秋时期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着火了,孔子退朝回来听闻此事,急忙问道:有没有伤到人?孔子没有问马,更没有问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前两日,南方日报记者强奸暨南大学女实习生小卉。众记者去采访,问道:你为什么跟去酒店?你为什么不呼救?你为什么收下事后微信转账的两千块?没有人问受害者受了什么样的伤害,从肉体到心理。

随后我们看到大量评论文章。有理性分析小卉事件究竟算不算强奸的,有义愤填膺申讨施暴者的,有鼓励受害者不要因为被强奸而嫌自己脏的,有支招如何避免强奸和职场性骚扰的,只是鲜有人关心小卉有没有伤到,需不需要救援。

心理学在现代社会的普及已经可以让大多数旧媒体新媒体的从业者了解到强奸、乱伦的受害者,严重交通事故的幸存者及其他一些亲身经历了创伤性事件的人,可能在情绪上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个体不断地以某种形成重复体验到伤害性事件。比如闪回,连绵不断的噩梦。

据津巴多教授编撰的教材《心理学与生活》一书记载,在遭遇袭击后两周进行的评估中,94%的强奸受害者被诊断为PTSD,遭遇第12周,仍有51%的受害者符合诊断标准。

有一位曾在慢跑时遭遇强奸的受害者说:我现在对于慢跑极度恐惧,被强奸后,完全停止了一切体育活动。

这是小卉受害后的第一周,有多少人想了解她被诊断为PTSD的几率有多高胜过想了解她究竟出于什么目的跟施暴者去了酒店。

小卉没有机会说出内心痛苦的感受。对应激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可以有效缓解压力,但是小卉在这起事件中能得到的社会支持不断被好奇心过于旺盛的看客心态所稀释。

02

这或许可以解释施暴者为何在强奸得逞后,非常镇定从容有计划地安排小卉洗去残余精液,服用紧急避孕药,打款善后,并且对她说:下次还想约你。难道施暴者也搞不清楚状况,以为这不是强奸么?不可能。要知道,这是一名大报的资深记者,曾经深入报道过强奸新闻。

那么只剩下一个理由解释他的行为——他的内心毫无恐惧。他不怕小卉——他断定她不敢去告发。对她来说,他是权威,她只能顺从。

他能设想年轻未婚女性对被强奸这件事情传播出去的恐惧远远超过告发施暴者,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的决心。他不怕同事——他断定他们不会去揭露。他们都在外面跑新闻做采访问别人为什么受伤害,为什么不逃跑,没有人想管他的事。

那么如果一群道貌岸然的人类内心没有善的信仰,没有畏惧,作恶多端,但还没有触犯法律,就只能等着他做出更大的伤天害理的事,最终由法律来惩戒他们么?

前几日,听闻另一起暴行:虐童事件中的孩子送到医院后不治身亡。母亲谎称女儿坠床,医生在孩子身上发现大量旧伤。警方介入调查后,询问邻居。邻居个个面露难色,痛心摇头道:这个孩子天天被打,天天哭。可直到死亡,凶手才能被抓。

03

这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马尔克斯在《活着为了记述》里写道:哥伦比亚一个叫波哥大的城市,有轨电车,公共厕所里到处刷着一句凄惨的告示:你若不怕上帝,你要担心梅毒。在没有信仰、不受自律的人看来,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纵欲,除了梅毒。

梅毒这个名词在这里的隐喻是在自律到法律的空隙间对丑恶暴行的惩罚,制造属于施暴者的恐惧。

然而削弱这种惩罚,消退这种恐惧的一个因素叫旁观者效应。在记者强奸女大学生案中,其实很多业内人士知晓施暴者劣迹斑斑。

某新媒体负责人在6月28日转发的微信中透露,报社老友群里,大家对此事的反应是:这个人业内口碑极差,不是第一次做坏事,性侵不觉得意外。其实之前已经有多名女实习生受到类似的性骚扰,只是强奸没有得逞。但知情人士和实习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成为旁观者。

对“旁观者效应”的研究起源于47年前发生在美国皇后大街上的一桩谋杀案。28岁的吉诺维斯在凌晨3点回家途中被一名歹徒刺死。

遗憾的是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行凶过程中,有38个目击者,但没有一个施救。事后人们纷纷指责这38个人:铁石心肠,良知泯灭。

04

心理学家达利和拉塔内却并不满足于这样笼统而无力的解释。受此启发,他们设计了一系列旁观者介入的社会学实验。

比如有一个实验是观察什么情况下旁观者会先去施救癫痫发作者,什么情况下则会拖延救援。最后证实:人们想帮助陷入麻烦的陌生人的意愿是和具体的情境相关的,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冷漠或麻木。

比如在意识到有其他旁观者在场的情况下,旁观者施救的可能性小,并且旁观者越多,可能性越小,因为责任在大量旁观者中被分散,造成看客心态,就像报社里很多人都知道施暴者有前科,但是越多人知道越不会去告发。

比如原本可以发出预警信号,做出施救动作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施救者,那些被骚扰而没有被施暴者得逞的实习生正属于这种情况。

事实上如果她们在被骚扰后及时向报社相关部门或学校反映情况,揪出背后那双罪恶的手,后面的强奸案或许是可以阻止的。

05

怎么样才能让别人帮助自己呢?——不能等着别人救,天助自助者。

这句谚语其实已经被现代心理科学所证实。

有一个研究是针对责任感如何产生的。在实验中,一名研究人员提着一个箱子表示要离开箱子一会儿,他对一些旁观者说:你有时间么?对另外一些旁观者说:你能在我离开的时候照看一下我的手提箱么?

结果前面一种情况下,实验中安排的小偷很顺利地拿走了箱子,而后一种情况下,当答应替别人照看箱子的人看到小偷试图拿走箱子时,都进行了干涉,甚至会追出去抓小偷。

实验证明一个小小的请求:你能帮助我么?——它却具有非常强大的社会心理学力量。

因此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种需要帮助的情境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让旁观者把责任集中到自己身上,从而减少责任分散。

与其喊救命啊救命啊,不如对某一个具体的旁观者说:请你帮助我!就是你!

对于像小卉这样涉世尚浅,人脉稀薄的大学生来说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是在进入一家实习单位前,全面评估环境,向往届的实习生了解情况,找到一位人品可靠的老师,适时地说出:我需要你的帮助。便是争取一种积极的社会资源。

看过很多报道,即便外表看起来穷凶极恶的施暴者在作案时,内心其实是万分慌乱和恐惧的,但受害者的软弱,孤立无援往往让歹徒得逞,这时候,不要对痛苦保持沉默,大声喊出困境,才能把施暴者内在的恐惧感激发出来,才是对他最有力的惩罚。

作者简介:姚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本质为浙江某高校护理老师,人生的抱负无他,唯有善待生命和善待文字而已。

本文为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独家首发,版权归富书部所有,48小时内禁止转载,转载请联系授权,并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作者:姚瑶,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侵权必究

赏饭加QQ:1024836168(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相关新闻

下一篇:车内实用物件解析 新手惊讶/老司机汗颜

上一篇:沃尔沃推出轿跑车型C90 有望2017年上市

返回栏目: 汽车网


虐汪!奶茶妹妹承认婚前怀孕 刘强东示爱_春晚新

15-11-02

属龙的几岁

15-12-02

马年唱马

16-02-26

《SmackDown 885期》图文直播:布雷道夫恩怨升级

16-08-10

凯翼X3对比奇瑞瑞虎3 科技控PK经适男

16-07-06

在中国大黄蜂为什么卖不过野马?

16-07-06

市内通勤新能源微型车推荐 城市小精灵

16-07-06

上汽乘用车半年销10.97万辆 同比增61%

16-07-06

【美女写真】美女车模玛鲁娜秀巨臀白内内外露

17-03-09

森女系类的恬静女孩写真

16-12-25

美女厨娘气质写真

16-04-21

午后红茶美女写真

16-04-21

精彩图文

微信关注:
春晚直播
追踪春晚新闻、春晚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