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明星老师因材施教 培养明日之星_娱乐频道
腾讯娱乐讯 湖南卫视第四季度重磅推出的原创校园实录《一年级》大学季自开播以来连续拿下三个收视桂冠,傲人的成绩背后是高水准的节目品质和发人深思的社会内涵。一次意料之外的“师生辩论”又重开“严师还是益友”的命题,一场缤纷多彩的晚会激起人们关注艺术生所特有的闪光点。昨日,被一群孩子惊到的观众再被四位“业余教师”惊到,佟大为、黄志忠、刘芸、袁姗姗四位老师渐入佳境,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成果显著。
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块有待开垦的“良田”,能否物尽其用取决于老师会播种下怎样的种子,“一竿子打死”的做法早已露出弊端,如何对个性十足的“接班人”“区别对待”是当下教育界的新思考,四位明星老师的成功经验或许能为教育人士带来启示,这也让《一年级》大学季再一次凌驾“娱乐”的高点,形成“启迪式”影响。
从启蒙教育到成人教育 因材施教是永恒的教育命题
新一季的《一年级》与上一季的“小学季”主题不同,从学龄儿童到刚成年的青年,但记录对象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探索教育模式初衷的改变,小学季里天真无邪的孩子可以说是绝对干净的新大陆,启蒙者需要从头开垦,在上面一砖一瓦建起城市。而大学季里青春飞扬的少年则是一片片初见规模的乐土,教育者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改造。一味的“推平了再建”只会让它失去原有的光彩。两种建设模式,两道不一样的教育学问,一样的是都需要建设者独具慧眼、因地制宜。
小学季里的7位萌娃都是一块有待挖掘的新地,而马皓轩这片大陆却格外活跃躁动。止不住的暴脾气让他经常用武力解决问题,打人是错误的,作为一年级老师的陈学冬和宋佳会适时出来批评指正,但老师并未一票否决他身上的其它优点。冲劲和勇敢正是马皓轩身上独特的亮点,小花老师宋佳甚至赞许他为“武学奇才”,在逐渐累积的信任中,曾经听不见劝导的“熊孩子”也会慢慢接受反馈,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却不变身上那份最初的精彩。
大学季里,虽然教育的对象已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需要老师事无巨细的从基本教起。但个性明显的他们还是有或大或小的瑕疵,需要教育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即使是专业知识的传授也一样围绕这个道理。爱冲动的佟梦实会忍不住脾气冲撞学长、甚至任性的在新生手册上拒签,因为“能量袁”袁姗姗的教导才阻止事态进一步的恶化。很难想象没有袁姗姗的角色存在,佟梦实的倔强会如何发展。另一方面,思想上的教化和文化上的教学联系紧密,杠杠不愿开口唱歌就是深层次的心理问题,一味地强迫只是治标不治本。我们甚至能发现,无论一年前或一年后,不管是6岁的萌娃还是18岁的“准成年”,在知识面和眼界随着成长拓宽后,扎根心底的个性特征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小学季的孩子们长大后就成了大学季里的哥哥姐姐们。马皓轩和佟梦实一样倔强、邢菲的认真上进正能量或多或少都看到了小学季中王梓璇的影子。终其一句话:从启蒙教育到成人教育,因材施教是永恒的教育命题。
从“实习鲜师”到“严师益友” “教”不分早晚
每一位初到《一年级》当老师的明星艺人都是手忙脚乱、极度崩溃的。无论人前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以及自身的实力有多强,换上老师的身份,站在学生面前,还是有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正所谓“老师这碗饭不是那么好吃的”,佟大为第一次甄别考就遇上学生的当面质疑,这一幕仍还记忆犹新。然而在“严师益友”的思考后,还有每一位学生身上特有的问题等待老师们去解决。
杠杠吕绍聪的台词是黄志忠一根难啃的硬骨头,第一次出错,黄志忠是毫不留情的让他“滚出去”,在杠杠内心深处就不认可这门课的前提下,“滚出去”的结果只是睡觉、发呆、玩失踪。第二次遭遇,黄志忠学会了“侧面迂回”,同时也收起了自己的脾气。一面惩罚一面关心,他明白,诸如杠杠这类有自己小世界的学生,硬闯是不行的,自然地走进他的世界,没准能发现不一样的光彩。相较于黄志忠的“柔化”,刘芸对佟梦实的态度就要狠得多。非常之人要使非常手段,即使看到石头哭天喊地的叫疼,刘芸心里也跟着疼,但不用集中训练的方式,就敲不动佟梦实的这把硬骨头。老师袁姗姗有自己的擅长,同时一门心思的想要学生也能学有所长。对于最容易说放弃的邵明明,袁姗姗使的是激励法,一张小小的“腹肌合影”就激出了“3分钟平板支撑”的力量。然而不管是“柔”还是“狠”还是“激”,带学生上街卖艺的老师或许你只在《一年级》里见过。一个在声乐课上开不了口的表演系学生,或许在其他老师看来就是一块“废料”,弃之不管是最简便的做法。而《一年级》里老师的做法则是宁愿花上大把的时间安排一次特别的行动,也要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唱歌,出谐招的结果是相当可喜的,杠杠不仅开口唱歌,甚至被发现其音色很洪亮。
黄志忠、刘芸、袁姗姗、佟大为四位老师的教学成果无疑标志着他们在“为人师表”的路上逐渐的得心应手,与他们之前教课遭遇的各种状况相比改变明显,甚至有些老师已经能在“严师”和“益友”之间精准的找到平衡点,这是老师的进步、学生的进步,也是节目的进步。“教”已经不在于是否是坐在教室里的形式,“教”可以随着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孩子的潜能何时发现都不算晚,“因材施教”更不分早晚。
也许在实行统一义务教育的当下,因为国情的特殊,被教育者的基数太多,老师无法一一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差别教育。但对于小班教学、分专业进修的大学教育,特别是架构在意识上较多的艺术教育,因材施教该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年级》大学季以真实的姿态揭开艺术生成长的多样化,以尝试性的态度演化“明日之星”的成长过程,也以特殊群体的视角辐射到整个社会群体一种启迪: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没找到正确的方向。返回腾讯网首页>>
原标题:《一年级》明星老师因材施教 培养明日之星